跳到主要内容

2.6 斐波那契数列

题目

  • 斐波那契数列, 输出数列第n个的值
  • 百度百科:斐波那契数列(Fibonacci sequence),又称黄金分割数列
  • 因数学家莱昂纳多·斐波那契(Leonardoda Fibonacci)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,故又称为“兔子数列”,(有一对兔子,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,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,假如兔子都不死,问每个月的兔子总数为多少对?)
  • 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:0、1、1、2、3、5、8、13、21、34、……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,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。裴波那契数列最具有和谐之美的地方是,越往后,相邻两项的比值会无限趋向于黄金比1:0.618

斐波那契数列相邻数比例无限趋向于黄金比

斐波那契螺旋线 程序分析

  • 斐波那契数列(Fibonacci sequence),又称黄金分割数列,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:0、1、1、2、3、5、8、13、21、34、……。

在数学上,斐波那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:

F0 = 0     (n=0)
F1 = 1 (n=1)
Fn = F[n-1]+ F[n-2](n=>2)

期望输入输出:

输入:
10
期望输出:
55

程序源代码,解法一, 递推法:

def fib(n):
a, b = 1, 1
for i in range(n - 1):
a, b = b, a + b
return a

print(fib(int(input("输入:"))))


程序源代码,解法二,使用递归

# 使用递归
def fib(n):
if n == 1 or n == 2:
return 1
return fib(n - 1) + fib(n - 2)


# 输出了第n个斐波那契数列
print(fib(int(input("输入:"))))

程序源代码,解法三,使用数组存储之前计算的结果

def fib(n):
if n == 1:
return [1]
if n == 2:
return [1, 1]
fibs = [1, 1]
for i in range(2, n):
fibs.append(fibs[-1] + fibs[-2])
return fibs


# 输出前 n 个斐波那契数列
input_n = int(input("输入:"))
print(fib(input_n)[input_n - 1])

参考资料: